I型:相當于傳統分類方法中的急性細菌性前列腺炎。
Ⅱ型:相當于傳統分類方法中的慢性細菌性前列腺炎。
Ⅲ型:慢性前列腺炎/慢性盆腔疼痛綜合征。
Ⅳ型:無癥狀性前列腺炎。其中非細菌性前列腺炎遠較細菌性前列腺炎多見。
I型常發病突然,表現為寒戰,發熱,疲乏無力等全身癥狀,伴有會陰部和恥骨上疼痛,甚至急性尿潴留。
Ⅱ型和Ⅲ型臨床癥狀相似,多有疼痛和排尿異常等。不論哪一類型慢性前列腺炎都可表現為相似臨床癥狀,統稱為前列腺炎癥候群,包括盆骶疼痛,排尿異常和性功能障礙。盆骶疼痛表現極其復雜,疼痛一般位于恥骨上、腰骶部及會陰部,放射痛可表現為尿道、精索、睪丸、腹股溝、腹內側部疼痛,向腹部放射酷似急腹癥,沿尿路放射酷似腎絞痛,往往導致誤診。排尿異常表現為尿頻、尿急、尿痛、排尿不暢、尿線分叉、尿后瀝滴、夜尿次數增多,尿后或大便時尿道流出乳白色分泌物等。偶爾并發性功能障礙,包括性欲減退、早泄、射精痛、勃起減弱及陽痿。
IV型無臨床癥狀。
誘因之一:前列腺充血各種不同原因引起的充血特別是被動充血,是前列腺炎的重要致病因素。患者發病往往不是由于細菌感染或微生物入侵所造成 ,但卻會形成炎癥反應并誘發前列腺炎。
誘因之二:尿液刺激醫學上稱尿液刺激為化學因素。據專家介紹,尿液中含有多種酸堿性化學物質,當病人局部神經內分泌失調,引起后尿道壓力過高、前列腺管開口處損傷時,就會造成尿酸等刺激性化學物質返流進入前列腺內,誘發慢性前列腺炎。
誘因之三:病原微生物感染各種微生物如細菌、原蟲、真菌、病毒等都可成為致前列腺炎的感染源,其中又以細菌為最常見,如淋球菌、非淋球菌等。細菌的侵入途徑主要有三種。一是血行感染,臨床上發現,細菌性前列腺炎90%以上是由于微生物感染所致。二是淋巴感染,比如下尿路感染和結腸、直腸的炎癥可通過淋巴管道而感染前列腺,產生炎癥。三是直接蔓延,男性排尿時,尿液要經過前列腺,尿中的細菌可直接進入前列腺,從而導致前列腺感染。
誘因之四:焦慮、抑郁、恐懼。專家發現,50%的慢性非細菌性前列腺炎病人有焦慮、抑郁、恐懼、悲觀等過度緊張的癥狀。而伴有疼痛及神經衰弱的前列腺病人常常過于夸大軀體的不適和疼痛,自覺癥狀往往大于實際病情,這種情況被稱為“緊張型前列腺炎”。而心理因素又與年齡的大小有關,年輕患者精神負擔明顯重于年齡大的患者,這種情況往往直接影響到藥物治療的效果。
誘因之五:免疫性因素、過敏研究表明,慢性前列腺炎與自身免疫因素有一定關系。有專家曾在一些關節炎病人的身上發現“抗前列腺抗體”的存在。這類病人往往是因先天或后天免疫缺陷而產生抗前列腺抗體,從而導致前列腺組織損傷。如果患者經過檢查沒有發現細菌、病毒、支原體感染的證據,可考慮免疫性因素的存在。
前列腺炎-常規檢查
1、直腸指診:前列腺呈飽滿、增大、質地柔軟、有輕度壓痛。患病時間較長的,前列腺會變小、變硬、質地不均勻,有小硬結。同時應用前列腺按摩的方法獲取前列腺液,做一個常規檢查。
2、前列腺液檢查:前列腺液中白細胞在顯微鏡高倍視野中超過10個,卵磷脂小體減少,可診斷為前列腺炎。如果同時作細菌培養,可以對慢性前列腺炎做出明確診斷和分類。如前列腺炎液細菌培養結果為陽性,則診斷慢性細菌性前列腺炎;反之,則為慢性非細菌性前列腺炎。
3、B超檢查:顯示前列腺組織結構界限不清楚、紊亂,可以提示前列腺炎。
4、尿動力學檢查:主要表現有尿流率下降,膀胱頸-尿道外括肌不完全松弛,最大尿道關閉壓異常增高等。
前列腺炎 - 輔助檢查
急性前列腺炎的輔助檢查:
對有上述癥狀病人,需作直腸指診,可觸到前列腺腫大,表面光滑、張力大、且有明顯壓痛。急性前列腺炎僅可作指診檢查,切勿行前列腺按摩,以防炎癥擴散。尿液檢查可見膿細胞、紅細胞,B超檢查亦有助于診斷。
慢性前列腺炎的輔助檢查:
對有上述癥狀其中一項或幾項者,作直腸指診觸及前列腺按摩。尿液和前列腺液分段定位培養用于慢性前列腺炎的診斷,也有一定價值。慢性前列腺炎時前列腺液pH增高、鋅含量降低,對診斷也有一定幫助。
前列腺炎 - 診斷
急性細菌性前列腺炎由于其臨床表現明顯和典型,易做出診斷;慢性前列腺炎綜合征的臨床特點變異較大,且不確切,許多癥狀、體征和病理學檢查在慢性細菌性前列腺炎、非細菌性前列腺炎和前列腺痛中經常無法鑒別,放射學和尿道膀胱鏡檢查,對診斷可能有一些幫助,但也不能肯定診斷。前列腺組織學檢查只在一些少見類型的前列腺炎,如肉芽腫型前列腺炎才需要。在慢性細菌性前列腺炎組織學改變對確定炎癥為細菌病因并無特異性,1組連續162例前列腺增生手術切除,發現前列腺炎癥發病率98%。觀察到有6種明確的炎癥形態學類型,但前列腺細菌感染培養陽性和陰性無明顯差異。大多數病例炎癥反應是局灶性的,僅累及整個前列腺的小部分,因此前列腺活檢在前列腺炎處理上很少有指導意義。前列腺活檢標本組織培養對慢性前列腺炎診斷價值很小。
前列腺炎 - 保健
1.保持清潔:專家建議多穿通風透氣散熱好內褲。男性的陰囊伸縮性大,分泌汗液較多,加之陰部通風差,容易藏污納垢,局部細菌常會乘虛而入。
2.防止受寒:春冬季節天氣寒冷,因此應該注意防寒保暖。預防感冒和上呼吸道感染的發生;不要久坐在涼石頭上,因為寒冷可以使交感神經興奮增強,導致尿道內壓增加而引起逆流。
3.按摩保健:可以在臨睡以前做自我按摩,以達到保健的目的。操作如下:取仰臥位,左腳伸直,左手放在神闕穴(肚臍)上,用中指、食指、無名指三指旋轉,同時再用右手三指放在會陰穴部旋轉按摩,一共100次。完畢換手做同樣動作。肚臍的周圍有氣海、關元、中極各穴,中醫認為是丹田之所,這種按摩有利于膀胱恢復。;
前列腺炎 - 護理
患者應自我進行心理疏導,保持開朗樂觀的生活態度,應戒酒,忌辛辣刺激食物;避免憋尿、久坐及長時間騎車、騎馬,注意保暖,加強體育鍛煉。
本病屬中醫精濁范疇,多為外感濕熱毒邪,內傷酒食情欲所為,當以清熱利濕為治,在家庭護理時應注意以下幾個方面:
內在調節護理:
1、不熬夜,加強身體鍛煉,預防感冒,積極治療身體其他部位的感染,提高機體抗病力。
2、清淡飲食,禁酒及辛辣刺激之物,以免引起前列腺充血;節制房事,禁忌性交中斷,可減輕前列腺充血。
外在調節護理:
1、外在的預防最重要的是保持胯下干爽透氣衛生,一般男士內褲前面設計都是雙層的,將陰囊和陰莖包裹在一起,久了導致胯下高溫潮濕成為病毒細菌滋生的溫床,是引發前列腺疾病的潛在病灶,往往容易忽視。加之前列腺炎癥易導致胯下溫度上升,專家建議多穿通風透氣散熱好的陰囊袋內褲,如網狀的囊袋給到陰囊獨立的呵護同時可以使陰莖和陰囊隔離放置,保持胯下長期干爽透氣衛生,減少病毒細菌的滋生。
2、每日睡前熱水坐浴,定期進行前列腺按摩,可促進血液循環,有利炎性分泌物排出。
前列腺炎 - 飲食
慢性前列腺炎飲食注意:
(1) 禁飲烈酒,少食辛辣肥甘之品,少飲咖啡,少食柑橘、橘汁等酸性強的食品,并少食白糖及精制面粉。
(3) 服食種子類食物,可選用南瓜子、葵花子等,每日食用,數量不拘。
(4) 綠豆不拘多寡,煮爛成粥,放涼后任意食用,對膀胱有熱,排尿澀痛者尤為適用。
(5) 不能因尿頻而減少飲水量,多飲水可稀釋尿液,防止引起泌尿系感染及形成膀胱結石。飲水應以涼開水為
首先要進行臨床評估,確定疾病類型,針對病因選擇治療方方法,對疾病的錯誤理解、不必要的焦慮以及過度節欲會使癥狀加重。前列腺炎可能是一種癥狀輕微或全無癥狀的疾病,也可能是一種可自行緩解的自限性疾病,也可能是一種癥狀復雜,導致尿路感染、性功能障礙、不育等的疾病,對患者的治療既要避免向患者過分渲染本病的危害性,也要避免對本病治療采取簡單、消極、盲目偏重抗生素治療的態度,應采用個體化的綜合治療。
1、抗菌治療
前列腺液培養發現致病病原體是選擇抗菌藥物治療的依據。非細菌性前列腺炎患者若有細菌感染征象,經一般療法治療無效,亦可適當采用抗菌藥物治療。抗菌藥物的選擇需注意前列腺腺泡與微循環間存在由類脂膜構成的前列腺-血屏障,妨礙了水溶性抗生素通過,大大降低了治療效果。當有前列腺結石存在時,結石可成為細菌的庇護體。上述諸因素構成了慢性細菌性前列腺炎治療上的困難,需要較長的療程,且容易復發。
目前多主張喹諾酮類藥物如氧氟沙星或左旋氧氟沙星。若無效繼續用8周。復發且菌種不變,改用預防劑量以減少急性發作,使癥狀減退。長期應用抗生素若誘發嚴重副反應,如假膜性腸炎、腹瀉,腸道耐藥菌株滋長等,需更換治療方案。非細菌性前列腺炎是否適宜使用抗菌藥物治療,臨床上仍有爭論。“無菌性”前列腺炎患者也可使用對細菌和支原體有效的藥物,如喹諾酮類藥物,SMZ-TMP或單用TMP,與四環素、喹諾酮類藥物并用或間隔使用。如果抗生素治療無效,確認為無菌性前列腺炎者,則停用抗生素治療。此外,用雙球囊導尿管封閉前列腺部尿道,從尿道腔注入抗生素溶液反流入前列腺管,亦可達到治療目的。
I型主要是廣譜抗生素,對癥治療和支持治療。Ⅱ型推薦以口服抗生素為主,選擇敏感性藥物,療程為4-6周,期間應對患者進行療效階段性評價。Ⅲ型可先口服抗生素2~4周,再評估療效。同時輔以非甾體抗炎藥,α-受體拮抗劑,M-受體拮抗劑等改善排尿癥狀和疼痛。IV型無需治療。
2、消炎、止痛藥
非甾體抗炎藥可改善癥狀,一般使用消炎痛內服或栓劑,中藥使用消炎、清熱、解毒、軟堅藥物亦收到一定效果。別嘌醇能降低全身及前列腺液中的尿酸濃度,理論上它作為自由基清除劑,還可清除活性氧成分,減輕炎癥,緩解疼痛。不失為可選用的輔助治療方法。
3、物理治療
前列腺按摩可排空前列腺管內濃縮的分泌物以及引流腺體梗阻區域的感染灶,因此對頑固病例可在使用抗生素的同時每3~7天做前列腺按摩。多種物理因子被用作前列腺理療,如微波、射頻、超短波、中波和熱水坐浴,對松弛前列腺、后尿道平滑肌及盆底肌肉,加強抗菌療效和緩解疼痛癥狀有一定好處。
4、M-受體拮抗劑
對伴有膀胱功能過度活動癥表現如尿急,尿頻,夜尿增多但無尿路梗阻的前列腺炎患者,可以使用M-受體拮抗劑治療。
5、α-受體拮抗劑
前列腺痛、細菌性或非細菌性前列腺炎患者的前列腺、膀胱頸及尿道平滑肌張力都增加,排尿時后尿道內壓增高致尿液反流入前列腺管,是引起前列腺痛、前列腺結石及細菌性前列腺炎的重要原因,應用α受體拮抗劑有效地改善前列腺痛及排尿癥狀,對防止感染復發有重要意義。α受體拮抗劑宜用較長療程,使有足夠時間調整平滑肌功能,鞏固療效。
6、前列腺按摩及熱療
前列腺按摩是傳統的治療方法之一,研究顯示適當的前列腺按摩可促進前列腺管排空,增加局部藥物濃度,進而緩解慢性前列腺炎的臨床癥狀。熱療主要利用多種物理手段所產生的熱效應,增加前列腺組織血液循環,加速新陳代謝,有利于效應和消除組織水腫,緩解盆底肌肉痙攣等。
7、手術治療
外科治療可用于反復發作的慢性細菌性前列腺炎。前列腺摘除能夠達到治愈的目的,但是要慎用。由于前列腺炎通常累及腺體的外周帶,因此,前列腺電切術難以達到治療的目的TURP能夠去除前列腺的結石和前列腺導管附近的細菌感染病灶,有益于降低外周帶病灶的再感染。慢性細菌性前列腺炎可導致反復尿路感染及不育。
8、其他治療
包括了生物反饋治療,經會陰體外沖擊波治療,心理治療,中醫中藥治療等。